图书查询
媒体报道

现代中文学刊|王璞:东欧“印痕”和困境的联动——再读洪子诚《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》

本文聚焦于洪子诚《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》一书中的东欧文学、文化和理论的“印痕”,沿着洪子诚的思路,探讨社会主义世界文学的历史困境及其联动。而困境联动中的错位、错置、微妙差异乃至“荒谬”,并不应抹去;我们需要“捕捉到一些于今仍有思考价值的问题”,才能够“挣脱历史的虚无感”。

都市快报|一度绝版的《涉渡之舟》再版

《涉度之舟: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》是《浮出历史地表:现代妇女文学研究》的续篇,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有代表性的女作家与作品(论及张洁、宗璞、谌容、张抗抗、王安忆、铁凝、刘索拉、残雪、池莉等十余位作家),在微观的文本细读和宏观的语境分析之间寻求平衡,突出这一时期世界语境内的中国经验和女性生命经验的独特表达,呈现了女性写作的“花木兰式境遇”——化妆为超越性别的“人”而写作的追求,在撞击男性文化与写作规范的同时,难免与女性成为文化、话语主体的机遇失之交臂——以及多位女作家寻求超越这一境遇的尝试。本次精装版修订全书文献,增加了少量注释。

灰娃新诗集《灰娃七章》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

12月23日下午,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、北京大学出版社、北大培文联合主办的“《灰娃七章》新书分享会”在北京大学举行。

新浪网:《假如海洋空荡荡》,等到那时一切为时已晚

《假如海洋空荡荡》的副标题是“一部自我毁灭的人类文明史”,绝非危言耸听。作为英美等国的国家及海洋保护区的顾问,卡鲁姆·罗伯茨对海洋生态的研究和实践用力尤深。他的《假如海洋空荡荡》很容易让人想起蕾切尔·卡森的《海滨的生灵》,保罗·莫朗的《地中海》,或者谢利·瓦克斯曼的《加利利海的船》,这类学术著作鲜明的文学色彩,使作者的学者身份难以辨识。卡鲁姆·罗伯茨在研究中呈现的早期渔业历史的丰盛与壮丽,文本的新异也丝毫不输于作家,而他在学术上所长久专注的海洋渔业及海洋生态问题,又给当下的海洋动物保护提供了现实参照意义。

搜狐读书:《大学新语》—陈平原探解值得追怀与实践的“大学之道”

大学新语:陈平原探解值得追怀与实践的“大学之道”

友情链接